“贏了,贏了!!” 昨晚在Al Ghafarah Stadium 和一群旅居杜哈的台灣人觀賞中華隊的比賽,最後我們雀躍的場邊跳著。這場對戰菲律賓的比賽,場邊聲勢浩大的菲律賓加油團絲毫沒將台灣淹沒,10人加油團依舊讓”台灣加油”這幾字在場中迴盪;中華小將面對對方來勢洶洶的攻勢,也展現出驚人的抗壓力,幾波高潮的拉鋸最終也將勝利納入。

IMG_1706

在杜哈,這個充滿機會的城市,台灣未曾碰面的我們在此相遇。記得從香港飛杜哈時,我恰巧與昨晚比賽的中華隊搭乘同一班國泰班機。不同的方向但卻飛往同樣的目的地,中東沙漠中的都市綠洲裡,有著吸引世界的動能!

IMG_0673

IMG_0679

力圖在創新上帶動國家轉型的卡達,在國家Vision 2030的目標之下,一步步將這裡由原先的碳經濟(亦即是石油天然氣等產業),逐漸由知識經濟來取代,並希望在2030年前成為中東的知識重鎮,並且有能力輸出智慧。

IMG_1207

成就快速崛起的關鍵,由王太后創立的Qatar foundation功居首位。這基金會主導的包括教育、文化,與科技產業的脈動。在其總部所在更是占地寬廣的衛星城市,包括容納多家美國大學分校的Education city 和 日本國寶建築師磯崎新所設計的QNCC(國家會議中心)、卡達科技園區以及相關設施,說是國家發展的智庫基地也不為過。

IMG_0850

”Innovation: Unlock human potential” 是Qatar Foundation 的發展宗旨,也是推動卡達質變的實踐方向,近年來也藉由國際會議的舉辦(如每年11月的WISE教育高峰會),匯集全球的知識,在此激盪並扎根,當然也是吸引全球的目光。這一些活動,以卡達的國家財力而言,成本是極低的,擁有世界上最高人均所得的這裡,這些是投報率很高的投資。

而運動賽事則是大部分台灣人認識卡達的第一步。昨晚的亞青籃U18也是在國家鼎力支持下,提供頂級的場地,讓國際賽事拉到這裡舉辦;每一年在此舉辦的賽事不計其數,並且也為了鼓勵大家進場觀賽,其門票的設定也相對便宜,對於運動迷而言,卡達可以是優質的觀賽場地。

IMG_1764

這國家其實本地人僅約20萬人,大部分工作的人力是來自國外,且最多是來是印度及東南亞,從高階的白領到一般產業的藍領勞工,在國土面積約11000平方公里的卡達創造沙漠奇蹟,而這裡也在不同文化的匯集之下呈現多元的風貌,當然相對而言卡達也需要面對各式文化的磨合。

IMG_1188

掐指一算,在杜哈也度過了 10 日,逐漸習慣這裡的步調。前兩天出門時溫度表上顯示42度,心底想這溫度還好吧,依舊大膽出門,披著杜哈地圖在身上,走在烈日下的城市,穿過市集中狹小的巷弄,周圍的空氣混雜著香料與塵土的氣味,路上的行人膚色人種形形色色,來到杜哈的理由不同,但在卡達只要敢夢想,敢前進,在這裡可以找到築夢的著力點。

IMG_0977


仰頭一望米白色的伊斯蘭美術館在海灣邊,遠方一架班機準備降落在新落成的Hamed機場,滿載的旅人在起展開新生活;不禁想起自己在國泰寬廣的羽翼平穩抵達杜哈,那時望著窗外家戶點點燈光,雖然陌生但也充滿力量。

IMG_0645

在杜哈,匯聚創新靈魂的泉水在此匯流,擁抱世界的胸襟是這裡崛起的方向,或許是這樣的種種,讓我的足跡到此,一步步探索這國家前進的動能,也才能在這場距離台灣8000公里的球賽,遇到為夢想打拼的台灣人!

IMG_175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ank12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