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記者會後,窗外的海景帶著微微的蘋果綠,帶點氣泡在海水中,現場許多蒙著黑紗的卡達婦女帶著小孩,一同參加學校的活動,活蹦亂跳的小孩在會場中跑跳,原先莊重的五星飯店瞬間也多了童趣,在午茶會間,我也訪問了幾位參與的人們。

(Katherine---在自希臘的老師)

其實和Katherine對談的過程間,我感受到她其實想在完美的芬蘭教育中找到可行性。在希臘擔任老師的她,了解學生在學習上會面對的挑戰,以及在老師在教學時所會遇到的瓶頸。因此在這一次參與芬蘭教育的介紹會中,她希望可一看到實際的教學情形,而非是透過美化過後的糖衣。

IMG_8397

她也提到說其實單就PISA的項目來教導學生的話,其實也是偏食的教學,為在這一項測驗,所注重的大多還是學業上的數據,因此她認為或許希臘教育並沒有如芬蘭一般的光芒外露,但也是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她也邀請我下一次到希臘時可以去拜訪她,看一下真正的希臘教育,我也滿期待的。

(David 和 Jane ---卡達新生活)
David 和Jane剛搬到卡達一個月,兩人為了幫其孩子找到合適的教育,而來參加活動。其實來杜哈之前,他們生活在丹麥,另一個亦是教育的大國,在聊天的過程中,我分享前些時日在參加廣達的教育work shop中,丹麥講者Jane Williams-Siegfredsen 所倡導的outdoor learning 的概念,他們也相當贊同讓孩子在戶外學習的概念,透過親身經歷自然之間的變化,來學習如何與自然做朋友,因而啟發學習的動機。

對於杜哈,他們也是充滿想像,這裡的氣候和文化尚未完全熟悉希望在此地能夠找到合適的方式,穩定的生活,並且開啟新的杜哈想像。

IMG_8396

(Mr. Jaleh Mohamed---由卡達的教育來看)

Mr.Jaleh是一位在杜哈教書的老師,也是我遇到的第一位有這裡教學經驗的老師。從他的觀察來看,卡達的教育水準在Qatar Foundation(QF) 的執行下,逐漸不斷提高,他曾多次參加由QF辦理的會議,這些會議間他遇到很多來此求學的學生,大多數的他們來自Education city 中的大學,他發覺學生在語言的掌握力(以英文來看),和對話間的思維邏輯,和過往他所遇到的卡達學生已有十足的升級,他用”Promising country “來形容這裡,因為教育是國家的棟樑,當學生可以得到合適的知識時,對於國家是正向的,因此對於卡達的未來,他是充滿希望的。

而數目日漸增加的國際學校,也讓本地的文化交流更加蓬勃,這一些學校彼此也是競爭的關係,因此Mr.Jaleh認為這樣的結果會挑選出最適合的,並且一步步體現卡達的國家目標---Vision 2030。

曾經到過香港的他,對於台灣的事務也充滿興趣,因此也和他分享了許多台灣的現況,和相對的地理知識,尤其他對於文化特別有興趣,無形之中或許我也為他開啟一扇台灣之窗吧!

IMG_8399

(Mr.Abdduvaghuan Harris ---從南非看卡達)
和來自南非Mr.Harris聊到教育的想法時,其實他認為啟發(inspire)是最重要的一環,因此他對於芬蘭學校中所倡導的其實是滿認同的,教育應該是以學習者為中心,並尊重他的想法,而這也是他認同芬蘭教育的原因。

而卡達對Mr.Harris 而言,其實是有趣的,當我問道若他以承辦過世足的經驗來看,杜哈是否會成功呢? 他給了我一個大大的肯定,並認同卡達在效率的積極,並認為未來絕對是大有可為的!

IMG_8400

(後記)
活動結束後,到飯店的私人沙灘,感受一下沙漠中的度假的快活,其實若將傳統中東服飾的人們拿掉的話,會有在任何一個我們所熟知的度假聖地的錯覺,室外的溫度在傍晚時仍有30多度,形形色色的人們在此找到新生活。

腦中整理了一下剛剛的活動,這裡所遇見的每一位,其實都是在杜哈生活的縮影,到目前為止,與真正的卡達人並沒有太多的接觸,大部分都是外國人,將他們的經驗帶來這,來這裡的發展。芬蘭學校在此地的落腳,其實也是一樣,頂尖的芬蘭教育經驗,讓卡達這一塊大海綿吸收,並且加入本地的文化元素,希望在不同的思維中,讓卡達站上國際舞台。

在這裡主要的溝通語言是英文,親美的卡達其實並不是典型的中東國家,街頭上可以見到台灣常見的美式速食店,和我們趨之若鶩的甜甜圈,這裡對於外界文化的接收度極高,而包裝上的阿拉伯文提醒我現在正在卡達,但這樣的文化衝擊其實也是我期待預見的,就像是在卡達遇見芬蘭教育一樣,創新的思維就在其中萌芽,望著金融區一棟棟閃爍的奇特高樓,也讓我對於接下來的生活更加期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ank12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