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e you the student come from Taiwan?” 一位穿著Abaya的中東女性問我

“Yeah, I Am.” 我手忙腳亂的將我的名片遞上,並說明我的來由

“It’s great to meet you! Please follow me.” 我隨著他的腳步帶著緊張的心情,開始與中東藥學的見面


__

(起點)

原先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將履歷寄出,希望可以在這一次的卡達旅途中,與自己所學做結合,並且交換一些不同的經驗。在經歷出發時間修改與和對方討論的過程中,這行程順利敲定,而驚喜的是在前一周時,一直與我接洽的Ms. Alla El- Awaisi 還幫我安排與系主任Dr. Ayman El-Kadi和整個團隊見面,雖然心中忐忑但也盡力準備,希望可以將我們的藥學教育與台灣分享與對方。

當天前往的過程,搭乘計程車的途中居然因為校園太大,且因為卡達大學是分為男女兩個校區,而藥學院的話則是在女校區,所以我們大概在學校迷路快十分鐘,且當我說我要到女校區時,司機也有些驚訝,但這些專屬於伊斯蘭文化的中東教育理念,也讓我感受到和前幾天在Education City 上課的不同氣氛。

卡達大學藥學系(Pharmacy college of Qatar University)創校約7年,是這國家唯一的藥學院,但相對於鄰近的中東國家,是相對晚創立的藥學院,但這一間藥學院卻因為如此,充滿新生的活力。

目前在學制的話,學校是沿襲來自加拿大的藥學系統,並且也是少數獲得CCAPP(Canadian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Pharmacy Programs)所認證的藥學院;因此在課程的設計上,學校的宗旨是提供卡達最優良的藥學教學與培養下一世代的藥學生,在學制上特別設計與國際接軌的課程,讓學生擁有在未來職場上最佳的奠基。

__ (1)

(碰面)

“ It’s great to meet you, Ms. El-Awaisi.” 記得當我說出這句話時,手有點顫抖,但幸好在Ms.Alla 的引導下,心情放鬆不少。

卡達藥學院的空間目前是在女性校區的科學大樓,教室的話分布在兩個樓層,而實驗室的話則是在大樓的另一側;因為新創立,所以雖在舊大樓中,但仍是新的設備,而Ms.Ella指著牆上的新大樓示意圖,向我說明未來學校的新計畫,包括新的藥學院大樓,還有相關設備,大樓的外型與中東常見的建築相近,簡單的線條加上幾何圖形的花窗,因此每當太陽撒落的時候,便可以感受光影的變化與位移的步調。

而聊到課程的規劃上,卡達藥學院的課程有學士Bachelor of Science in Pharmacy (BSc (Pharm)) degree program,台灣日益受矚目的 Doctor of Pharmacy (PharmD) degree program,和碩士Master of Sciences (MSc (Pharm)) degree program,而未來的話計畫有博士PHD的學位,讓學校更佳的完整。

而為了實際在此地的需求,因此主要是以” 臨床藥學 (Clinical Pharmacy )”為主,因此學生的實習及經驗,是除了在授課之外很重要的學分,在大二和大三的暑假,都需要到藥局或是藥廠實習,而在大四時更是安排一整學期的實習,這一些必修的課程讓學生在畢業時便擁有投入職場的能力,讓接軌無縫。

“Let’s go and meet the Dean!’’Ms. Alla 領著我走向系主任的辦公室,空間寬敞且因為採光良好,因此更顯得舒服。


(與系主任 Dr. Ayman El-Kadi 會面)

在面談的過程中,我分享了在中國醫藥大學的學制以及台灣藥學現況的說明,Dr. Ayman出乎意料地對於台灣相當了解,因此除了藥學的話題之外,我們也聊了台海兩岸的問題,這話題雖然敏感,但其實也是很多外籍人士對於台灣的第一印象,所以我也是以中性的態度來表達我們的立場。

DSC_0019

而其實在對談之間,Dr.Ayman也有些驚訝我為何來到卡達,在我說明之後,他也相當鼓勵我在這裡的探訪。而聊到藥學的現況,卡達藥學院在他心中是充滿潛力的一間學校,因為新,所以相對有較大的彈性,而專業的課程更是他們與其他目前在卡達境內的藥師更有競爭力的因素,因為在此地的執業藥師大部分是受其他地區的藥學教育,和本地的需求不同,所以在一步步的創見下,這一間藥學院也和多間藥學院簽訂合作關係,且與本地醫療機構合作,希冀提供專業的諮詢。

DSC_0025

(校園參訪)

1.教室
結束這一個會面後,Ms.Tammy 帶著我到學校進行參觀。首先跨上陽光灑落的階梯,兩側的海報簡述學院相關的活動,其中一幅海報特別吸引著我” ”,這標語簡單描述了藥師在醫療團隊的定位,與具有的目標,而另一點是在顏色的運用上,也將卡達本地常見的沙漠印象融入,但用了亮橘,更顯得活力。

而校園中重要的元素教室,也是參觀的一個亮點,教室中的安排是一排兩個座位,但我大概估算一下,一間大概是容納30人左右,加上顏色以純白為主,因此顯得寬敞,而Ms.Tammy 指著天花板上的攝影機與我說明此處虛擬學習的應用,Lecture Capture 是這學校在數位學習的案例,在每一堂間都會把上課內容藉由攝影記錄下,放置在網路平台上,讓學生在下課之後可以藉由自己的需求,來進行自主學習,會有這樣的運用主要是因為在卡大的課程是以英文為主,若有對於英文掌控力無法跟上的學生的話,這是相當實用的設計。

而配合日益高漲的環保意識,學校也將透過E-Textbook的推行,每一位學生可藉由自己的或是學校的平板來進行學習,讓書本的限制降到最低,並且也可以與老師進行較即時的互動,使得學習在時間地域上的限制降低。

DSC_0026

2.臨床實驗室
而接下來的實驗室參訪,更是我和當地學生碰面的第一步,第一部分主要是臨床藥學的實驗室,兩間實驗室分別模擬在藥局中與病房裡的情境,模擬藥局裡我與在此求學的學生相見,他與我說明這一間教室主要是為了SMSA(Structured Multi-Skill Assessment)所設立,SMSA與台灣的PCE(Patient consulting Examination) 相近,是為了臨床藥學中與病患碰面溝通的學習,在此地的話是列為大一下必修,和我們有些不同,學制的不同也讓課程的走向大異其趣。

而另一間的話則是模擬病房中的設計,接待我的是第一屆卡達藥學系的學生,目前已經在學校教書的助教,他說明在上課的過程中,會有藥師醫師與護理師共同參與,而學生的話則會扮演成病人,來接受諮詢,在實際學習中學到職場上的知識,並且一旁也設有簡單的藥櫃,讓整個過程更具有真實性。

當下的我心裡想,臨床藥學對於我們而言是相對陌生的,但在這藥學教育剛起步的國家卻重視這樣的課程,那是否代表在一般Lab研究的部分就會受到排擠呢?但在實驗室中,我卻找到另一種答案,無孰高孰低,而是相對互補。

DSC_0027

3.藥學實驗室(wet lab)
隨著Ms. Tammy 的腳步,我來到藥學院的wet lab,由於實驗室相當的新,所以設備也都是頂級的水準。那因為卡達相當的富裕,因此心血管疾病在此地是相當常見的,在第一間實驗室中便是以做相關藥物的研究,希望可以找出針對當地人以及其他有疾病人士的解套,雖然自己待在實驗室的時間不長,但也是看到不同實驗室的配置和想法,此地的話實驗器具相當好,而研究則是貼近當地,因此也是接受QNRF(Qatar 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類似國科會的機構,隸屬於Qatar foundation 之下)的贊助,在國家的支援下進行研究。

DSC_0033

DSC_0035

而另一間實驗室的話則是在Dr. Somayeh的介紹下,將實驗室的研究與我說明,這一間主要是做Polymeric Drug Delivery 的研究,找出合適的藥來治療需要投藥的部位,在這部分的話有一些是我在未來會學習到的部分,因此Dr. Somayeh 也將機轉跟我說了一次,上了一小堂中東藥學的課程,雖然是淺嚐,但也已經讓我感受不同授課方式的經驗。

DSC_0037

(與Qphus 對談)
在最後一站,我與當地學生展開面對面的對談,其實滿緊張的,因為學校的組成幾乎都是女生,這一次接近十人的與談人全是穿著Abaya的女學生,而在這一趟卡達之行中,因為知道這裡的禮數,所以盡量避免對話,因此有機會可以對談其實也算是滿珍貴的。

DSC_0039

與我面對的是QPhus(Qatar Pharmacy undergraduate Society)的會長和其他班級代表,年齡層的話從一到四年級都有,因此也可以直接了解到各級學生的想法。那因為在這裡的藥學教育其實相當的菁英,要進入學校之前,需要先上General pharmacy 的課程,來了解學生的性向,並且在正式進入大學前還需要再進行考試,最後篩選出25位學生,因此與我對談的這幾位都是具實力的學生,也因為如此,這些學生的感情相當好。

DSC_0040

DSC_0041
在對談前,一位女生跟我說他很喜歡台灣的電影,這樣的開場其實也讓我放心不少,因此我也用系列的台灣照片介紹台灣,從他們的表情,我發現他們對於台灣的想像是正面的,心底也滿高興的。在接下來我也介紹台灣藥學生的生活與課程來分享,而我發現當地因為課程相當的緊湊,所以在社團的參與上也相對較少,在這樣的情形下,社團的部分聊的較少,但他們對於PCE則相當有興趣,因此我也將我所了解的部分來做說明。

DSC_0042

而在國際交流上,因為許多體制尚在建立,但他們也參與了IPSF下面的機構EMPS,並在未來也有一系列站上國際交流的計畫,而在最後,我們也相約在2016在台灣舉辦的IPSF世界大會相聚,透過這樣的對談,我也對當地藥學生的學習有初步了解,但也看到不同的方向,雖都是藥學生,但文化果然還是形塑教育的重要一部分阿!

DSC_0048


(感想)

“ I am grateful for the opportunity to be here!” 我對Ms.Alla 說
“ I am glad that you enjoy the tour.” Ms. Alla 高興地說
“Of course I did!” 我用堅定的眼神回答
回程的旅途上,太陽依舊高照,這城市的熱力不減光芒,這一系列的面談確實也敲開卡達的一塊磚,教育理念的多元其實是我希望在過程中遇見的,而在藥學上,一個科目的面貌變大有不同,我所遇見的一群來自不同國家的集合,雖然學院並不大,但卻集結超過20個不同國家的學生,藥學教育的尊重在此地也是我所看見的,相關政府的配套也是收穫,相距六千公里的學生如我,也因為這經驗,帶回更貼近所學的經驗。

DSC_0043
arrow
arrow

    frank12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